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外资企业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并呈不断扩大之势。《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和修改,表明外资企业在我国具有一个较好的法律环境。特别是新《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具有市场性、开放性、务实性三大特点,但就操作性、适应性、完整性而言,仍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流已成为我国保税区的重要业务,各保税区物流发展形成各自的特色。保税区物流的经济促进功能也不断提升。现代物流的发展给保税区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保税区功能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也存在广阔发展的空间。但是,对保税区发展现代物流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把保税区的功能性物流与非功能性物流混为一谈。保税区作为进口货物配送中心、国际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几种定位存在错位现象。对保税区物流发展的准确定位,必须基于保税区物流发展的涉外性、功能性、区域性的特点,定位为“功能性区域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3.
厦门特区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卓有成效,欧美投资项目在厦外商投资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之势,且其项目质量也较高。作为今后招商引资的重点,厦门扩大吸引欧美投资应:引入非价格竞争观念,建立更为科学的招商引资机制;积极开辟招商管道,建立更广泛的招商网络;以发展知识经济为契机,提高对欧美投资的吸纳与消化能力;继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环境对欧美投资者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保税区货物监管模式是保税区管理体制的核心,目前已初步形成。但在管理办法、管理职能等方面存在缺陷,并因此导致区外业务区内化、区内管理区外化、政策难兑现等困扰。必须通过分设监管机构、理顺政策、制订新办法、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等措施,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宽松”的理念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完善新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5.
苏州招商引资的经验及对厦门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苏州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考察,总结归纳了苏州市招商引资的一系列经验,如全民动员、优质服务、培植引资载体等。并就厦门特区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树立紧迫感、招商总动员、改善产业导向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互动型政企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生活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一般地分为政企合一型、政企分离型,另外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政企渗透型。本文通过对象屿保税区行政管理机关与其直属企业关系的分析认为,政企关系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建立在政企分开基础上的政企互动关系。这种政企关系更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符合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