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拟小茴香通气散治疗牛羊瘤胃臌气61例,均痊愈。小茴香药源广,成本低,用法简便,疗效高。 方剂 为单味小茴香籽。小茴香籽为伞形科植物小茴香成熟期籽实,性温、味辛,入肝、肾、脾、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征用土地的现象,许多失地农民因得不到合理的货币补偿和妥善的就业安置而成为新的贫困群体,加剧社会不公并阻碍地区经济发展。针对低保救助和就业扶助在解决辽宁省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时存在的相关问题,完善辽宁省失地农民社会救助,主要应从构建全方位的生活保障制度和实行一体化的就业保障制度这两大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深化,辽宁的城乡贫困问题表现突出,社会救助制度逐渐成为保障全省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政策内容。然而,在辽宁社会救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城乡二元化制度模式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如救助体系的城乡分立、救助标准的城乡有别、救助资金的城乡不均等。其中,如何完善辽宁社会救助财政投入机制的重要议题亟待破解,对此,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它既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发展与补充,也成为我国当前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进行扶贫减贫的制度保障.然而,随着低保制度全面普及工作的开展,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该制度的保障效果.为此,要建立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准确定位救助理念、强化管理制度;实行阶梯模式救助和差异性资金筹集;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岗位和人才队伍,绩效与监管并重.  相似文献   
5.
游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传统社会的特定背景当中,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发展.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游民文化的消极因素不断凸显,制约了这一进程,近年来频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即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只有促成游民文化向公民文化的合理转变,才能为中国最终实现政治文明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6.
张禄 《工会博览》2004,(19):45-46
6月18日,从老家奔丧返回的湖北籍农民工程正兵从十六局北京地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辽宁作为老工业大省,在其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救助制度的社会、经济功能被不断强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企改制带来的城市失业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新贫困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社会救济无力应对新的贫困形势,进而使得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城乡“低保”)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成为新的政策选择。然而,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中心城市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情况不同,发达的城市经济与落后的乡村经济并存的现象在辽宁表现得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