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邓小平始终对人民群众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他从观念上纠正了忽视民生的两个倾向,从战略上构建了发展民生的三大理论,从政策上提出了关注民生的四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之路是一个在继承与发展中彰显实效的过程。在民生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解放民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发展民生;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提升民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英雄模范精神,以英雄模范的崇高人格、伟大理想和感人事迹作为价值标杆,教育和激励人民群众,广泛形成崇尚和学习英雄模范的社会风尚。本文旨在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双百”评选活动,总结英雄模范的精神,梳理英雄模范的价值内涵,唱响爱国主义的英雄赞歌,以榜样的力量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4.
朱镕基总理曾说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如今,我国经济改革已进入实质性的攻坚阶段,企业家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因此,加快企业家市场的建立,培养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按市场规律办事的企业家已刻  相似文献   
5.
民生政治视野中的党的执政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生政治视野下,执政伦理建设是一个建立在良好政治道德基础上的行使、维护、巩固国家权力的本领和能力.加强党的执政伦理建设是民生政治的逻辑必然,以民生为本是执政伦理建设的目标指向,培养执政主体德性是执政伦理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柳礼泉  张红明  孙婧菁 《湖湘论坛》2010,23(2):42-44,50
新中国60年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过程。考察这一历程,总结这一历程中党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7.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表现为对人的需要、个性的尊重和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应对当前心理问题多发的必然选择,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需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品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革新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8.
建构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理论,应从中国本民族文化的意义上强调"文化自觉",摆脱对西方文化"标签"的依赖,创建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理论形式和文化定义。在当今时代,建构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理论的民族性路径在于:重视和正确认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突出本民族文化产业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建构具有中华民族价值的学术话语体系;发展适应本民族现实状况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基本现状是:社会保障的覆盖人数较多,但覆盖面相对有限;社会保障的基金收支较大,但待遇水平较低;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已初步建立,但尚不完善。因此,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途径:一是要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二是要建立多渠道的基金筹集机制,提高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三是要确立社会保障的法律地位,完善社会保障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各个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来抓.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