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绍鹏 《前进》2006,(10):40-41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让全体人民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正是公平与正义。对作为“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问题,随着国家环保总局对《无极》剧组的批评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经济道德是伦理建设、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统一的结晶,是当今社会活动的新的理论道德规范。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也应该遵循生态经济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距悬殊,其典型的二元性已经阻碍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随着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头戏。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初具规模的今天,需要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距悬殊,其典型的二元性已经阻碍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随着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头戏.从城乡二元发展理论角度,分析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初具规模的今天,需要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模式.在借鉴国外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