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马克思思想的力量在于它为现代批判理论提供了不可超越的思想平台,为人们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自身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法。女性主义作为对妇女屈从地位进行批判性解释的理论学说,其背景深深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文化之中,并承袭了马克思的辩证思维方式。从认识论、话语分析和解放的逻辑三个方面,考察女性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运用和发挥,有助于回应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明确马克思主义为女性解放提供的基本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认为,在市民社会较为成熟的欧洲国家,无产阶级应该首先通过阵地战的方式在文化领域取得领导权,进而夺取国家政权。这就表明,现代国家的真正力量不在于统治阶级的暴力和国家机器的强制性,而在于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的认同。葛兰西的理论观点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确立意识形态领导权地位的方式就在于通过谈判与对话的方式,将各种具有异质目的的分散意志用务实的目标统一起来,由此形成具有共同情感和利益要求的历史的集团,开创文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人是什么?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是什么?”是马克斯·舍勒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对于舍勒而言,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是因为人具有理智和选择能力,而是因为人具有“精神”(Geist)。舍勒强调人的超越性和类神性,他以哲学的方式揭示了使人同所有其他存在物形成对照的本体论结构,开创了现代哲学人类学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思想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的合理性与道德的合理性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对矛盾,因此对历史事件及历史过程的评价要遵循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双重标准的辩证法.在历史上,存在许多恶的力量,虽然在道德上是不合理的,但却起着推动历史发展的"杠杆作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思想实质,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辩证精髓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与主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以其深厚的历史感和强有力的逻辑论证征服了千百万读者,其魅力不仅在于思想本身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在于研究角度的独特精到。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与以往历史理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坚实的立脚点———现实,这使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既摆脱了形而上学的玄思,又避开了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立足于现实,历史才能成为人们行动的“得失之镜”,为人们提供行动指南;只有立足于现实,历史研究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使历史不仅成为过去事件的记录,更成为创造未来的思想源泉。重视现实、关注现实、从现实出发,将历史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紧密结…  相似文献   
6.
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幸福的阐释,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学者们围绕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思想从多角度、多方面给予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在当前,伴随着国内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一大批致力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深度阅读的年轻学者活跃在学术界,并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外马克思主义读书班”的几位主要成员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原著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学习心得,反映了他们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现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宇宙自然学说,也是一种社会政治学说。董仲舒的“人副天数”的政治学说旨在从以“天”为本体的宇宙论推演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理人之法”,从而构建以阴阳五行为主干,以儒学为指归的具体政治制度。考察董仲舒的政治理论,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机制与现实指向,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福柯眼里,马克思与尼采、弗洛伊德一样是独具一格的话语体系的创造者,但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作为19世纪知识型的代表,难逃“人之死亡”的命运。福柯用“话语/权力”学说构筑新的人文科学话语,对以人道主义为基本特质的近现代哲学进行清算,并有意保持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距离。作为一个用生活实践理论的哲学家,福柯充满战斗性和反抗精神的个人生活与马克思所说的革命在旨趣上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