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山"理念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要求我们从战略思维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系统思维上把"人-自然-社会"作为内在的有机体去把握,把生态治理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辩证思维上把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中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构成统一的整体,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红船精神蕴含的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动力。改革开放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上,我们要继续从红船精神中汲取力量,坚持首创精神,通过创新不断开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前景,坚持奋斗精神,以不懈奋斗的状态完成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坚持奉献精神,继续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总体性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坚持和继承了总体性原则。他们把整个无产阶级以及阶级意识看作一个总体,把意识形态看作是整个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组成部分。法兰克福学派开始不再从总体上看待意识形态。他们认为,总体性的社会只不过是把非同一性陷于贪婪的物欲中的统一的工具理性世界,无产阶级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产生总体阶级意识的客观基础被消除了。后马克思主义则公开拒斥意识形态的阶级还原论,将基于阶级的总体性批判演变成多元主体的个体言说。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历史的自然”,历史是“自然的历史”,自然和历史是实践的相互统一。马克思正是从实践理解自然和历史的关系,才真正解决了自然和历史的统一,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拉克劳、墨菲认为,政治和经济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密切的联系,"话语"是理解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社会不是由经济决定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无中心的,政治是社会边界,是由话语建构的。拉克劳与墨菲把话语看成是不同群体争夺领导权及意义与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斗争场所和斗争对象,因此,意识形态批判就是争夺话语,链接话语从而实现领导权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汤普森敏锐地看到了大众传媒的兴起与意识形态操控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分析首要关心的是象征形式与权力关系交叉的方式。象征形式是指由主体所产生的并由主体和别人所承认是有意义的一大批行动、言词、形象与文本。意识形态关心的是社会领域中意义借以被调动起来并且支撑那些占据权势地位的人与集团的方式。意识形态就是服务于权力的意义,研究意识形态就是研究意义服务于建立和支撑统治关系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8.
"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每一发展理念在其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解决的是"何为发展"的问题。"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本质上是统筹兼顾的方法,是一种关于从总体上指导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解决的是"怎样发展"的问题。共享发展具有价值论的意蕴,指明了发展的价值取向,解决的是"发展为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汤普森敏锐地看到了大众传媒的兴起与意识形态操控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分析首要关心的是象征形式与权力关系交叉的方式。象征形式是指由主体所产生的并由主体和别人所承认是有意义的一大批行动、言词、形象与文本。意识形态关心的是社会领域中意义借以被调动起来并且支撑那些占据权势地位的人与集团的方式。意识形态就是服务于权力的意义,研究意识形态就是研究意义服务于建立和支撑统治关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正确把握这四个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科学理论武装就是要求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具有世界眼光就是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充分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善于把握规律就是要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富有创新精神就是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