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利益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侵害环境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并未设立明确可行的环境公共利益司法救济制度,于是大量关乎侵害环境的案件得不到有效解决,损害环境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遏制。为了有效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各地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实践中不断探索并不断发展壮大。学术界对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探索研究呈现热潮。尽管当前现行法律关于检察机关能否参与及如何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尚不健全,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比如支持起诉、督促起诉和直接起诉。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发展,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2.
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进一步明确了民事检察监督的对象,拓展了监督范围,增加了监督手段,为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带来了重大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监督范围泛化、监督方式单一、监督对象错位等不足.本文在介绍我国民事检察监督的立法沿革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此次立法的利弊得失,明晰该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法律上的事实推定是缓和证明困难事实的证明责任的法律技术性设置。通说认为,法律上的事实推定具有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赋予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于选择证明主题的自由;另一方面,向对方当事人转换反对事实之证明责任。本文简要论述法律上的事实推定的逻辑结构,并集中阐述了法律上的事实推定之效果。特别是,向对方当事人转换反对事实之证明责任的效果,并通过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进行详细剖析,指出当下理论界以及实务中对法律上的事实推定存在的一些偏差认识,有助于正确利用法律上的事实推定,更好地认定事实,进而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