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接上期)三、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的当代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是研究幸福问题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揭示了幸福的本质内涵、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指引人们在幸福之路上扬帆起航。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依旧绽放着璀璨的理性之光,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对于当代人们正确理解并追求幸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和指导幸福中国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顺应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基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结合社会环境,阐述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表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巩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以期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更好的指导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是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诞生的历史情境,马克思恩格斯把解放全人类和为劳动人民谋取幸福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及生产关系状况的基础上,认为造成人的不幸福的直接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与异化劳动,指出只有在人类解放获得自由发展的时候,才会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和以往历史上曾出现的幸福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是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着眼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幸福和追求幸福的科学幸福观,它将实现全人类的幸福植根于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本质、活动规律之上,把幸福的实现路径具体化、历史化。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创造幸福需要实践活动、以集体主义为着眼点、人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能力,是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的基本内涵。劳动是幸福实现的源泉、消除异化劳动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实现幸福要对旧社会实行根本改造、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幸福的理想社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现幸福的基本路径。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具有区别于其它幸福观的显著特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索取享受与奉献创造的统一,个人幸福与整体幸福的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是研究幸福问题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为当代人们理解和追求幸福提供正确指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提供理论支撑,为当代幸福中国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古今中外人们对幸福含义的诠释和理解,阐述了幸福与快感、快乐、满足之间的区别,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幸福进行分析,提出幸福与痛苦的辩证关系,探讨当今社会人们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并在哲学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