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地区差距、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率低下,财政投入不足,农民负担重等因素的制约;只有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入手,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台湾和祖国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自从1945年台湾光复后就一直保持完整,“两岸一中”是现存事实,具有国际法规定的法理基础和两岸人民认可的合法性。国际法从未对“中国”这一国家承认发生变化,只是对“中国政府”的“政府承认”有过变化;国际法规定“政府继承”是新政权对旧政权在所有影响国家的国际权利和义务的事务方面的替代。一个中国之主权不容分割,在国际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两岸人民分享主权权利。  相似文献   
3.
在两岸关系曲折发展过程中,作为非正式治理渠道“民间交流”看似“绵绵之事,无赫赫之功”,但是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开启了两岸交往的大门,推动两岸关系走上正常轨道及两岸交流的密切化,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填补了公权力真空,发挥了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化解两岸政治危机以及维护两岸和平局势,增进两岸人民相互认知和情感等作用。尽管民间交流并不能完全代表两岸关系的全部过程,更不能取代公权力间的合作,但只有两个公权力合作而没有民间交往,两岸的关系是不可能有扎实的基础的,在某种程度上,民间交流具有两岸公权力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党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危机推出了"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尽管"第三条道路"不等同"中间路线",但其"超越左与右"理念可以借鉴用于分析台湾政治发展。"第三条道路"在台湾主要表现为:李登辉超越族群和省籍对立,提出"新台湾人"口号;陈水扁提出"新中间路线",借掩盖意识形态"独统"之争来赢得选举;马英九执政以来试图整合台湾社会蓝绿二元分化,实现蓝绿共主。展望未来,"中间路线"在选举政治的台湾仍有市场,但阻力重重。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话为两岸关系指明了和平发展方向。两年来,两岸公权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构建了和平发展愿景,逐渐制度化了两岸共同经济利益,从而推动了两岸和平发展进程。这种背景下,“反独”的新任务就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如何与民进党接触、交流,并达成共识。“促统”就在于站在民族高度如何实现两岸公权力之间的政治谈判。“反独促统”工作的关键在于两岸民间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台湾和祖国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自从1945年台湾光复后就一直保持完整,“两岸一中”是现存事实,具有国际法规定的法理基础和两岸人民认可的合法性。国际法中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不是时等和并排关系。而是主次和“母子”关系。一个中国之主权不容分割,在国际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但在主权共有的基础上两岸人民分享主权权利;国际法从未对“中国”这一国家承认发生变化.只是对“中国政府”的“政府承认”有过变化;国际法规定“政府继承”是新政权对旧政权在所有影响国家的国际权利和义务的事务方面的替代.  相似文献   
7.
民间社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得学者更倾向于理论研究和经验验证,而民间社会指标体系(CSI)可以将复杂而异质的民间社会的发育、发展状况用量化的、可以相互比较的民间社会钻石图展现出来.根据实证比较,可以看出两岸民间社会具有对话和合作的空间,两岸民间社会力量显然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两岸民间社会将是影响两岸和平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二十多年来,两岸民间社会力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催化,桥梁与纽带等重要角色。民间交流有助于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减少两岸不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所产生的对立与疏离,以增强相互认同;民间交流提供个人、社团、企业、与民间组织更为多元的对话管道,以谋求降低冲突的解决成本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我国的一项有效回应了长期割裂的两岸关系现实需要的基本方针政策。从中国现代化任务来说,它提供了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制度保障和良好政治环境;从处理台湾问题原则上来说,它是对和平共处的灵活运用和新的创举;从国家政治体制上看,它为海峡两岸提供了政治整合以及政治权力分配的有效路径;从政治民主来看,它体现了两种不同民主制度的共存的可行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政策为构建两岸和谐、发展和统一关系,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两岸交流沟通的不断深入,两岸在政治文化上趋向于向世俗化方向发展,这一过程体现出务实性、理性化、参与性、民意性、通俗性以及和谐性等特征。本文从政治文化之体系、过程、政策等层面就政治文化世俗化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作出分析,认为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利大于弊,是发展趋势,是两岸关系和平、和谐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