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1.
"瑞典学派"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重要流派之一.其基本理论包括经济周期理论,结构性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自由社会民主主义理论.与其基本理论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则有信贷货币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福利政策等."瑞典学派"的上述理论与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商品陈列的心理效应是指商品在柜台及货架上的摆放陈列 ,对消费者心理及购买行为的影响。商品陈列被称为“无声的推销员” ,因此 ,摆放得体的商品本身就是强化商品销售的有力手段。为了发挥商品陈列的心理效应 ,增强感染力 ,刺激购买欲望 ,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商品陈列必须要符合消费者的各种心理需求。一、商品陈列应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所谓注意就是对一定事物的心理指向和集中 ;兴趣就是人的一种个性倾向性 ,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认识化倾向。正是由于注意和兴趣有这种特殊的功能 ,才使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给予特…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山东灾荒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山东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旱、潮、风、雹、虫、疫、地震等,其中以水、旱灾害最为常见。自然灾害导致了人口的大量流移和死亡,造成了农村经济的衰落、阶级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的动荡。  相似文献   
4.
商战新理念——情感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彦臻 《湖湘论坛》2001,14(5):77-77,7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趋差异化、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而使社会进入了重视情感价值胜于机能价值的时代。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愈来愈重视商品的象征意义,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来获取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之为感性消费。 消费需求的感性化,就要求现代企业要转变经营思路,努力将最能体现消费需求感性化的“情感”这条主线,贯穿其营销活动的全过程,让商战在情感平台上展开。 一、开发“人情味”商品,引导消费,创造消费 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过分强调适应顾客需求,忽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