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参合农民在行为反馈和参合认知、评价方面出现了不对称的现象:尽管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可能出现结果的认知不够,对参合实际出现的结果不是很满意,但在行为反馈上却没有表现出不满,在参与度和缴纳参合基金方面都有很高的积极性。要使新农合达到良好的推行效果,需要在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提高政策的灵活性,使其更加符合参合农民的行为期望;改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参合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政府的组织力度,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做好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工作;教育农民转变乡土观念,培养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2.
才凤伟 《前沿》2014,(9):14-16
伴随当前社区自治的兴起,社区治理过程中出现了与分权预期相背离的“新行政化”倾向,并表现出潜在化、项目化、间接化和结果导向等不同以往的典型特征。究其根源,“新行政化”问题的产生与计划经济时代行政体制的遗存,政府主导性的过度转移,社区治理评估的标准缺位等因素密切相关。“新行政化”问题的存在已经对社区治理成效,社区社会组织成长以及居民社区意识的培养产生了消极影响。而通过真正转变治理理念,正确定位各参与主体的关系,协商建立治理规则,将成为超越“新行政化”问题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3.
网络恶搞——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新阵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凤伟  刘彤 《世纪桥》2007,(5):88-88,90
网络恶搞通过对原有文本的重新解构,改变原文本的叙事逻辑,建立新的文本,形成了完全异于母本的叙事格局。它依托于网络的特性和大众的接受心理,成为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新阵地。这种新的文化形式在有效的约束体系下,对大众文化的繁荣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和核心。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当今中国社会价值多元化和价值认同多维化日趋明显,这使当下人们的文化认同乃至社会认同和国民认同面临危机。文化认同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但具有重要性与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文化认同以及社会良性运行具有促进作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社会制度体系建设等是其构建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对经典社会学理论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吉登斯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在方法论层面,吉登斯提出了双重解释学的方法论原则和结构化理论,希冀以此超越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理论倾向。在研究主题层面,吉登斯将现代性问题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并对现代性本身及其相关的众多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在其思想的后期,吉登斯转向了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关注,生活政治,气候变化的政治等领域成为研究的首要目标。总体来看,吉登斯的理论体系具有浓厚的理论综合倾向,并体现出对社会现实参与的不懈努力。虽然其思想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批评,但明确的问题意识仍然使吉登斯无愧于一名思想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