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以及社会发展的公共性价值观念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与共同体思想相关的哲学理论也都无法回避公共性问题.虽然公共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并非显性话语,但从个体性到主体性到公共性再到世界性的思想转变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演化的总体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有着类似的价值诉求.伴随新冠状病毒的全球蔓延,中国正在倡导建设新的世界秩序,突出人类发展实践的公共属性,推动全人类在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演进中形成世界性的制度文明,从而通过价值共识来消解个体性的矛盾冲突,构建一种协商、共治、共享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2.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从时代价值、文化内容、发展原则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结构、属性、特色和功能。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突出了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整合、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突出了传统文化在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传播等领域的时代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4.
5.
马克思与西方经典哲学家在道德理论上的区别在于,他没有像后者那样把"道德"看作由"神"或"人"的活动的产物,而是将道德看作与人的发展并行存在的一种社会形式。通过对传统资本主义道德理论的研究,马克思将"竞争""异化""共同体"作为新的道德话语,构建了无产阶级的叙述范式和道德价值的评价标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与道德价值理论的发展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统一,物质生产与道德发展成为人的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德话语的不断发展所形成的话语形式将会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政治生态中成为社会秩序的依附标准。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八个统一"论述从存在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层面总结概括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经验。"八个统一"强调了我国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必须具有时代性,在把握当代意识形态斗争问题的基础上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既要有所批判又要有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双向引导,消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从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关系;在实现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被教育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学习路径的多元性,从而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和行为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强调通过物质文化形式的转变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传播力,形成具有感染力的文化空间,这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传播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则强调党带领人民从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入手,按照时代发展要求,在传统智慧的启发下创造出新的文化思想。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重要论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性地位,同时也彰显了党的文化战略所具有的人民性和时代性。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了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8.
语料搜集分析法和实用批评分析法是威廉斯文化理论研究的两种重要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产生与威廉斯面临的理论问题有着重要的关系。威廉斯的文化研究主要围绕文化的本质特征展开,他试图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使用令其文化研究的分析更具科学性。威廉斯将语料搜集分析法运用到对文化之本质的研究中,将实用批评分析法运用到对戏剧结构、模式、情感和意识的研究中,并通过大量的文本分析与语言结构分析逐渐转向了社会批判研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自身修养和妇女儿童权益等方面内容在家风建设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学理基础和哲学意蕴,新时代的家风建设是对传统家风建设的转型与创新,通过家教内容的深化与美育手段的创新,家庭情感结构和家庭审美价值体系得到了巩固。从情感结构到审美批判到家庭美德再到社会道德的发展模式构成了家风建设从内向外的发展特点,家庭成员也通过这一发展过程构建了家庭情感共同体与“家庭-社会”的文明共同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