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持续多年的考研热在今年似乎没有进一步升温。2007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报名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在上海、重庆等地甚至有所滑落。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说,考生群体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选择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2.
迪尔凯姆“集体意识”概念生成的社会环境虽然改变,但并没有失去运用该概念分析当今社会的社会学意义。文章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角度的观察,说明集体意识和现代性照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运用集体意识的现代性意义解读和谐社会理念,生成集体意识与和谐社会之间的意义联系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反身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布朗以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对制度进行了"功能"意义的探析。他认为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制度,制度研究的内容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层等。他对制度研究的学术倾向经历了从文化到结构的转变过程,他的制度研究从浅显的社会表现开始,逐渐深入到社会结构化意义上;他提出运用结构功能方法、共时和历时方法、比较的方法研究社会制度;他分析了制度的功能和变迁。这一研究对社会学制度研究有理论意义,对当代社会制度建构有启示。  相似文献   
4.
与《左传》和《谷梁传》不同,《公羊传》对祭仲参与逐君的行为给予肯定。这种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郑昭公日后复位这一事实作出的。预期后果能否为一个道德行为提供免责辩护?考察伦理学几大主要流派(道义论、后果论、美德伦理学)有关后果与责任的论述可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预期后果是否可以提供有效的免责辩护,而在于辨别谁是真正的施动者,只有施动者才谈得上追究责任问题。《公羊传》从后果角度试图为祭仲逐君的行为提供辩护,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但其中揭示的被动行为者责任问题却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迪尔凯姆的制度思想进行了全面分析.文章提出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制度,制度形成的条件是集体意识,制度起源干社会团结,社会团结是制度的表现形式,社会制度的存在和维持依赖干共同认同的社会规范,社会失范需要通过制度整合来矫正.迪尔凯姆社会制度的思想对当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司法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培育政治权利制度中健康向上的道德思想,引导价值目标明确的政治文明,稳固社会秩序,服务社会和广大公民,对于干群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政治权力制度环境建设中的道德培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迪尔凯姆的制度思想进行了全面分析.文章提出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制度,制度形成的条件是集体意识,制度起源干社会团结,社会团结是制度的表现形式,社会制度的存在和维持依赖干共同认同的社会规范,社会失范需要通过制度整合来矫正.迪尔凯姆社会制度的思想对当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司法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