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法律   2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经济立法效益原则体现出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效益”原本是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也原本是经济学的根本主题。效益被引入法学领域“导源于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学对法律的渗透,亦即对法律的经济分析的运用。”由此,在当代法学和经济学越来越紧密的发展中,自然也就产生了经济立法效益原则。经济立法效益原则是经济立法的一个实体原  相似文献   
2.
中国反倾销立法的缺陷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规定的保护国内产业免遭倾销损害的一种有力措施。本文从我国反倾销法的启动、与国际反倾销法GATT1994年《反倾销守则》的比较以及我国国情等角度,综合分析了我国反倾销法进行反思、修改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且较为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倾销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天命”是古代中国“天学”中的一个极重要范畴。在“天学”视野中,“天命”观突出表现为“可知不可改”和“可知可改”两种。二者虽互为交叉,在古代中国却有不同的主流时段,并在法律价值上表现出截然相反的面目和内容。殷商之际由天象昭示的天命发生转移,法律价值也发生了相应的巨大革命,即从“非人性”转向“人道性”。特别是天学视野下天命观中的“天德”之本,即“民之所欲,天必行之”的思想,使得法律价值于人性的关怀和生命的尊重有了理论甚至实践上的终极表达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永明  方潇 《中国法学》2001,(2):177-184
传统的中国法律史学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囿于传统的指导思想、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局限 ,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理想深度和广度。鉴于此 ,作者在对传统的指导思想、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反思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法律史学研究在新世纪得以发展和光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天学"是中国古人对天象进行独特认识而形成的一种王权统治学说.由于天学及其核心内容--天命、天意等天之机密事关王权的根本确立和保有,所以天学历来受到官方的严格垄断,对一切私人染指行为进行法律禁绝和严厉打击,并对官方天学人员的泄漏行为进行严惩.某种意义说,天学及其官方垄断为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统治和法律运行提供了一条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方潇 《中外法学》2011,(4):695-715
"则天"立法、行法等可谓是中国古代法律在制定和运行问题上的最高原则。然而引为遗憾的是,传统学界长期以来似仅或主要着眼于从抽象层面的天道、天理等意义进行论说,而对法律究竟如何具体"则天"的问题则未有充分揭示。事实上,在对天予以神灵信仰的语境中,中国古人充分运用星占学说,从立法、司法、修法,乃至相关法律设施的设置,其实都在具象层面上基本体现了对"天"之物质表征——"天象"的一种间接甚至直接的星占式模拟。这种模拟即是中国古代法律如何"则天"的一种具体路径。法律的星占式模拟在中国古代有其独特的种类、微妙的策略变迁及双刃剑式的共性意义。可以说,星占学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法律如何"则天"提供了一个绝佳视域。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术界普遍存有对《周易》讼卦之讼的误读,这种误读甚至影响到了司法实践。事实上以历史语境言,讼从来源看具有必然的天理,从含义看具有丰富的法蕴而非仅指诉讼,从属性看则具有吉性而非为终凶,从深度看也绝无无讼之义。虽然历史上学术受政治影响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讼卦之讼进行学术辩正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代中国的法律转型,中国传统历法在民国初建时也发生着阳历之转型。与其他典型法律的转型不同,历法的转型自晚明以来即有西历东渐的理论准备,但社会大众对传统历俗又有着浓厚依恋,这就使得历法的转型显得纷繁复杂,且困难重重。这种转型的不彻底性对生活中的种种法律时间产生了混乱影响。即使后来南京国民政府欲以强力废除旧历,也遇到很强的民众抵触。历法的转型艰难,表明传统阴历在"现代性"之外的坚韧生命力,同时也表明阴、阳之历的"共生共荣"或许就是历法转型的最好表现。  相似文献   
9.
方潇 《法商研究》2004,21(6):132-140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和五行观念学说的合流之作。从阴阳和五行的最初形成来看 ,它们都是极为朴素的自然主义概念 ,但是 ,随着它们的各自发展和合流 ,特别是经过董仲舒和其他儒者的努力 ,它们都被赋予神秘而神圣的光环并成为左右国家正统思想的基础性学说。从法律意义而言 ,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决定国家法律路线选择的基本力量 ,无论是秦朝推崇的“法治”路线还是汉代中期以降历代奉行的“德治”路线实质都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塑造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反倾销立法的缺陷和完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方潇 《法律科学》2002,(2):99-109
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层次不高 ,在反倾销实体和程序规定上也有许多缺陷和漏洞 ,在我国已成为WTO成员的形势下 ,迫切需要针对上述几方面问题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