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显得尤其重要。从环境治理理论的变迁过程看,一种理论可以解决或解释现实中的某些问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整合,以实现环境善治和持续改进。本文首先梳理国外环境治理理论的历史脉络与演进逻辑,科学划分理论发展的过程,并进行评述。研究发现,环境治理从操作化的应用型治理转向了探索多元主体的治理新范式;其次从环境关注点、治理目标与核心问题等几个维度进行区分,对环境治理理论进行整合与创新,提出环境治理的多元途径即政策、政治、管理和法律四个途径,用环境治理的多重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环境治理的多元途径可以促进我们认识环境治理过程的复杂矛盾,总结环境治理实践的经验教训;最后本文对环境治理的理论发展进行了展望,勾画出未来图景。这对于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模式和有效推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内各大高校纷纷设立创新学分制度。创新学分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课外参加学校认定的各类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等,通过认定后获得的学分。现国内外多数大学均实行创新学分制度,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学生在获取创新学分的过程中,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激发,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对之后的工作、生活有积极的影响,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