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和谐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构建和谐农村需要持续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和谐社会是后法治社会,调解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良好方式.合理开发利用宗族调解资源是构建和谐农村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刘朴  曲谏  杨清良 《党史博采》2008,(11):35-36
<正>作为革命圣地,有关延安的各种艺术作品不在少数。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那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延安颂》了,这首歌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提起《延安颂》,不能不提到大家所熟悉的郑律成这个名字。1918年郑律成出生在朝鲜南部全罗南道一个贫苦的革命家庭,父亲是个爱国者,三个哥哥先后为朝鲜和中国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刘艳梅  曲谏  解其斌 《河北法学》2003,21(5):128-132
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我国,舆论监督越来越 受到公众的关注,并在推进改革、防止腐败和保护公民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新闻立 法工作,推动舆论监督法治化;完善舆论监督外部环境的制度建设;建立监督主体的自律机制,是 完善这一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和互补性是德治法治并举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谏 《河北法学》2003,21(1):157-160
正确认识和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是把握和贯彻德治法治并举方略的关键。通过分析法律与道德各自的优劣 ,阐明了法律与道德互补的可能性 ;从对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和互补性的分析中 ,得出“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和互补性是德治法治并举的理论基础”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曲谏 《河北法学》2001,19(5):160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而国际间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事实证明:能否培养出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徒具强健体魄或聪明才智却道德低下的“瘸脚”人才是目前每所高校必须直面而不得等闲视之的一个现实问题,对于法律院校来说,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意义更重大。 继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之后,前不久,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以德治国”。以德治国就是充分运用道德对社会运行的软控制力量,通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道德教化,塑造人的品质和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社会发展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