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1.
朱文英 《山东审判》2001,5(3):44-46
无权处分是民事法律行为中的一项内容,而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两者在适用时,特别在涉及对他人财产进行处分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法律后果,此时,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发生了竞合。我国法律对此规定并不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尚存不足。笔者以下就无权处分、善意取得及两者的法律冲突问题,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信赖利益赔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赖利益赔偿制度是基于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而设。我国法律中对此没有明文规定 ,仅在《合同法》中规定了诚信原则和缔约过失责任。本文对信赖利益赔偿的概念、构成要件、赔偿范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利于在司法实践中 ,对善意信赖人的信赖利益加以救济 ,保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既有愉快的创造,也会遇到各种挫折。但是。近年来,许多未成年人一旦遇到些许挫折便想轻生,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因此。家长和学校应当注意与未成年人沟通,加强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注重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从而珍惜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名誉权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一项重要的人格权 ,现实社会对名誉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比较完备 ,人们的保护意识也比较强。但在网络空间这个虚拟的世界里 ,网络主体特别是虚拟主体是否享有名誉权 ,则颇有争议。笔者认为 ,网络主体同现实主体一样享有名誉权 ,并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既有愉快的创造,也会遇到各种挫折。但是,近年来,许多未成年人一旦遇到些许挫折便想轻生,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因此,家长和学校应当注意与未成年人沟通,加强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注重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从而珍惜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学生在学校期间受到人身伤害或致他人人身伤害,学校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应承担何种责任,这个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教育界和法学界的焦点问题之一,实践中,法院处理此类纠纷对学校责任的认定也不同.笔者认为,学校对此类伤害,既不应承担监护责任,也不应承担保护责任,而应承担教育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