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略论中国的“平安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的平安建设这一社会实践现象的理论梳理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中国的平安建设应逻辑地认为是在国内国际新的发展格局下中国社会向更高目标发展之需要,是在政府引导下全社会参加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所搭设的新的平台,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求。稳定化、秩序化、理性化、和谐化的社会状况构成平安建设的基本指标和内涵。平安建设系统的形成应层次性地找出其综合客体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原则以及承载机制。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因企业经营决策行为引起的失误并导致企业的损失结果,往往单纯地归之于企业经营管理本身所产生的负效应,而缺乏对决策失误法律责任制约的思考。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理论也无一不将决策责任问题排除之外。这与我国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的由于经营决策失误导致的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减值,而“无人负责或无人真正负责”的实际情形不无关联。笔者认为,要强化国有企业经营决策者的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我国科学的决策责任制度,必须从法律责任角度去认识决策责任。  相似文献   
3.
自由裁量的存在是现实的和客观的,法治社会的国家对行使自由裁量权都在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作了限制又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
道德建设与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际民  陈波 《理论前沿》2001,(20):13-14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重要思想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 ,善于总结经验 ,注重实践提炼取得的在治理国家基本方略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领域的新发展。故此 ,从理论和实践视角来积极探讨道德建设与法治的作用关系 ,对这一思想的实践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从法治的含义和折射出的本质及其原则来看 ,道德的影响和作用深刻地体现在道德建设是法治实施的内在精神源泉和支柱(一)从法治社会关于法治建设的一系列原则考察。“法治”在当代最具权威的法律百科全书《牛津法律大辞典》所界定的含义是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使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市场经济建设一系列开创、发展、保障的问题。加强民族地区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中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调整内容是民族地区再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地区在立法指导思想和原则上应进行修订;经济立法步伐应由“被动型”向“先入型”转变;立法思路应采用“结构到位”、“部分移植”和“不断完善”的方略。  相似文献   
6.
与法律特征不同,道德特征鲜明地体现在它是人的观念、修养、品质、价值观念等诸要素内在的集合存在,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和个人对这些诸要素的拥有程度进行分解、评价、褒贬并取舍来维持。人对其自身行为的自律主要靠道德来实现。现实社会中,除一切纯属技术、程序性质的行为的及过失的行为外,只要处于个人意志指导的社会行为,道德评价首先占领人们观念之中,形成基础性的是非衡量和判断。这种依据基础性衡量和判断并能够形成依靠社会舆论力量褒贬或取舍的实体,不仅可以针对人的行为,而且还可以针对人们的思想、动机、情操,并能够产生对其控制取向的作用。道德的这一特点与法律规范只对人们的行为施以外部作用并呈现出作用力的支点不同。法律不能审判人的思想,但道义的谴责却可以深入人的良知。  相似文献   
7.
平安建设的理论内涵和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际民 《法学论坛》2005,20(6):115-117
平安建设的理论内涵,应逻辑地认为是我国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形成的具有向更高目标发展的社会环境之需要,是由政府引导下全社会参与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所搭设的新平台。构建和谐社会状态是平安建设追求的核心目标,而稳定化、秩序化、理性化、和谐化构成了平安建设的基本衡量指标。建立权责一致、权利保障、治安恒定、道德宣化的平安建设承载机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法制发展战略被现代社会赋予一种对一国法制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问题的认识和运筹的涵义 ,这在邓小平的有关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众多问题的论述和所贯通的这些思想联接的脉络上得以充分清晰的反映。对这一思想的逻辑起点、基本方针、核心内容、形成基础和实现目标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的法制发展战略思想的逻辑起点。邓小平同志作为20世纪后期中国社会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思想家 ,在他成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领导中国人民致力于建设发展的伊始阶…  相似文献   
9.
坚守中国共产党党性阵地,有效地完成对各级党政干部的党性教育与锤炼,是党校一以贯之的根本职责。党校工作所履行的教学和科研职责,其中心是确保完成这一根本职责,进入21世纪和面临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党校职责重心、职责结构和实现职责方式进行思索,将对各级党校切实履行职责,实现我党的战略发展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一、党校职责的不断深化,要求各级党校在坚守中国共产党党性阵地这一职责领域里,不断强化自身建设,从而自觉地形成使该阵地坚固在具有控制点位置的高度围绕坚持党性阵地这一各级党校的根本职责,我们所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