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3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侦破事实属于公安新闻的报道范畴,但侦破事实不等于新闻。那么,侦破事实怎样成为新闻呢?现实生活中的侦破事实是非常繁多的,新闻报道者没有可能也无必要把如此繁多的侦破事实都报道出来(实际上有些侦破事实也不允许报道),他们必须经过选择,选择那些直接关系人们的利益或对人们有一定意义的侦破事实。选择出来的侦破事实如果适合传播的需要,就能转化为新闻,成为新闻事实。作为新闻事实,它带有主观  相似文献   
2.
当今媒体语境中,媒体对警方负面事件的报道不可避免。负面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面向公众和媒体的基本对策是:告知以及基于告知基础上的对事实的非直接解释和组织的态度,同时回应公众的质疑;更进一步的做法是,寻找负面事件中的正面因素进行有效传播,争取公众的理解,化解公众的不满情绪,塑造警察组织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案件新闻的受众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公众(generalpublic),一类是某些特别的公众群体(specialgroups)。在案件新闻的受众中,某些特别的公众群体确指那些有犯罪倾向(或潜意识)的受众和正在犯罪或已经犯罪的受众。这两类受众对案件新闻传播的心理期待是不同的,由这种不同决定了案件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案件新闻事实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案件新闻传播才可能在上述两类受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公安宣传是社会宣传的一种类型,它以宣传法制精神和警察精神为己任,使受众形成明确的法律意识并使公安工作得到全社会正直公民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公安宣传受众在接受公安宣传时具有能动性并受其定势影响,这决定了公安宣传在具体宣传过程中,要使宣传受到预期效果,必须控制其信息量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公安新闻宣传过程中要对报道动机、报道趋势、报道方式进行控制,如此,公安宣传目的才能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侦查中,破案是指对立为专案侦查的刑事案件,经过侦查,已经查清案情和主要犯罪事实,掌握了主要罪证,提请拘捕主要犯罪嫌疑人的侦察措施。它是刑事侦查过程中的一个程序,完成这一程序具有特定的条件和法律规定。侦破通讯所报道的破案是依据于这一程序事实但又不完全相同。侦破通讯仅将破案看成是和发案、侦查相互并列并具内在联系的三个情节单元之一,它报道刑事侦查过程的结果。从侦破通讯的写作技巧看,报道发案时,重在设谜(形成悬念),而报道破案,则强调对谜底的披露。谜底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谁”和“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过程是一个语言角力的过程,公安机关在写作刑事法律文书时应该做到对案件事实进行还原描述,所描述的事实才有可能得到诉讼各方的认同。研究案件事实的形态及其这种形态对语言描述的影响、研究影响事实还原描述的各种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的消解方式,使刑事法律文书对案件事实的描述更接近事实的原生态,是公安机关参与刑事诉讼的重要内容。消极的叙事目的主导刑事法律文书的叙事是事实还原描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警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有必要向当事人及社会公众解释、说明执法的依据和原因,并有义务回答他们的质询.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将这一过程中警察使用的语言定名为陈说言语.陈说言语是使警察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同时兼容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促使人们内省,自觉接受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约翰·哈斯灵说:“说服既不同于强迫,也不同于操纵。强迫意味着使用暴力,或用武力恐吓别人改变其行为,操纵则说明通过不老实或幕后指使的方式使别人的行为发生转化。相比之下,说服是提出一些可以自由舍取的论据,以影响别人的信仰、价值  相似文献   
9.
推理小说中的人物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侦探与案犯,以及在侦探与案犯之间活跃着的其他人──这些人不是作者着力刻划的内容,但对侦探与案犯的活动起着必不可少的烘托作用(社会环境、性格、情节进展等),正是这三类人演绎了一部部启迪人的社会活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慈善演进过程中,存在传统慈善、近代慈善、当代慈善三种类型,经历了近代与当代两次历史转型。传统慈善是一种养济型慈善,无论外在形态还是内在理念,均与农耕社会相适应,体现了对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传统慈善的近代转型,并非自身发展结果,而是千年未有变局的时代要求。近代转型后的中国慈善,开始从养济型向教养型转变,但也表现出一种夹杂新旧、兼具中西的“过渡时代”特征。中国慈善的当代转型则正式起步于21世纪初,目前尚在进行之中。当代转型之际的中国慈善,出现了全新的事物与观念,但仍保存着部分传统习惯。梳理中国慈善的传统历史与两次转型可知,中国慈善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其理想目标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其对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