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农村公共品供给"补缺式失衡"造成村庄间资源获取厚薄不均,损害政府施政公平性,降低村民获得感,不利于村庄协调发展。对中部地区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个案比较研究,可以理清国家对贫困村过度扶持造成的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公共品供给"补缺式失衡"生成与强化的深层逻辑。研究表明,基层政府生产"虚假贫困户"的变通性行为,以及贫困识别—退出机制形成的"因点及面"效应是推动农村公共品供给"补缺式失衡"问题生成的关键环节,基层政府过度供给、优先供给的逻辑则又进一步强化了公共品供给"补缺式失衡"的局面。对此,要从完善贫困村识别办法、加大非贫困村公共品供给力度等方面出台举措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挂牌督办”是一项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补充与纠偏地方科层治污失败的政策工具,它的本土化特征主要体现为是社会动员机制与督查体制相结合下的产物。在具体治理实践中,挂牌督办通过高层权威嵌入、中层重点跟进与基层快速响应的跨层级治理方式推动督办问题触底实践,最后得到有效解决。尽管挂牌督办取得了良好治理成效,但是自上而下的政策供给与自下而上的行动响应之间的内在张力容易导致“公众充权”与“有限参与”“压力超载”与“以减代治”以及“长效治理”与“任务完成”之间的冲突。对此,应以开展挂牌督办“回头看”行动、寻求命令控制、公众参与与市场激励治理手段的有机搭配以及赋予事涉地方政府一定的沟通协商空间来进一步释放挂牌督办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政社关系是影响公共治理失灵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从政社关系视角研究公共治理失灵的成果不多。目前有关研究多以界定清晰的公共治理概念为基础,在未形成一致认同的概念大背景下,盲目定义易导致文章内容偏颇。基于此,可以从政社关系出发,对公共治理概念进行梳理,选取构成公共治理的四大核心要素,即行动者、关系、方式与目标,在四大基本要素叙述中分析政社关系是如何致使公共治理失灵的,并给出制度建设与公共精神培育并举、政府还权与社会承权并行、分工与协作并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