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四部宪法——八二宪法。2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采取各种措施,努力绘制着中国宪政的巨幅画卷。八二宪法的美好创意在亿万人民的壮丽实践中,正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回顾20年来宪法实施的历程,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值得记取的教训。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后我国宪政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程序,在法学意义上通常表现为由法律规定的、人们从事某种行为所必须采用的程式、步骤、顺序、时限和手续;就本质而言,它实际上是一种由一定的程序性权力和权利共同组成并相互作用的、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关系系统.法律程序所具有的关系性、人为性和强制性,使其既可以保证国家权力的顺利实现,又可以在约束权力恣意、防止权力腐败方面发挥重要作...  相似文献   
3.
人大适当开展对本级检察、审判机关的个案监督,不仅可以及时纠正和预防违法行为,还可以促进人大其他工作的开展。个案监督应当坚持集体行使职权原则、依法办事原则、效率原则和事后监督原则。监督的范围应限定在两类案件上:一是社会影响较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二是检察、审判人员有营私舞弊、滥用职权、枉法裁判嫌疑的案件。个案监督权应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行使,并增设个案监督委员会协助其开展工作。个案监督程序中包括三个步骤:监督的提起和受理,案情的调查,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发出《法律监督书》。  相似文献   
4.
八二宪法修改的基本特点是循序渐进。就形式而言,三次修改均采用了“宪法修正案”这种比较温和的形式;就内容而言,三次修改的主要内容都可以在宪法的原有规定中找到痕迹,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宪法修改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一是因为八二宪法确认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正确的,不需要全面修改;二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本身就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三是我国几十年来立宪和行宪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