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党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政党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之间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合作共赢关系。本文从合作共赢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合作共赢对构建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重要意义,并从三个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实现我国政党之间的合作共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的基石。本文在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基础上,剖析了参政党成员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参政党成员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4.
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术语使用可以知道,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的"天才发现",首先是以"历史观"的方式出场的,"历史"首先作为实体或研究对象而存在。但在当代哲学的语境中,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了世界观的意蕴,"历史"或"历史唯物主义"本身都构成了我们"观世界"的方式,都成为了一种解释原则。但这种作为解释原则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即陷入了能指与所指、语言与存在的"二元断裂"。在马克思的真实语境中,历史唯物主义要真正以"新世界观"的方式出场,其可能性的条件恰恰是突破实体主义与解释原则的二元论,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依靠"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在存在论的根基上实现了人与世界的真正统一,成为了一种新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以及人民大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研究统一战线领域意识形态的引领和整合问题,对于提高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把握能力,对于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证了意识形态整合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统一战线领域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引领和整合统一战线领域意识形态的原则及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于统一战线文化建设领域的相关问题,以统一战线文化包容性为研究对象,分析统一战线文化研究的独特性,论证统一战线文化包容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统一战线文化包容性对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旨在对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体系研究,特别是对统一战线文化包容性问题的研究提供某种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时期形势任务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参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性质和特点,阐述了参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充分发挥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当前参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实现渠道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参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李弦  王让新 《求实》2017,(10):4-14
立场,是人民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基本立场上高度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坚持了以人民为目的、以人民为动力、为人民担当的"人民立场";其二,科学回答了"需要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世界"的问题,坚持了"人类立场";其三,科学回答了"人类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自然""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对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基本立场的研究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9.
10.
如果要更加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任务及其历史性飞跃,就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来全景式地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方面,通过"理论创新"来科学地"解释世界",进而实现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创新"来成功地"改变世界",进而实现实践层面的突破与创新。正是这双重维度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