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价值取向包括尊重和保障人权、追求实体公正、追求程序正义、追求效率价值。《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前者不仅规定了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责任追究时效,而且还规定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期限,因而更广泛更全面。  相似文献   
2.
辩论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奉原则,它贯穿在民事诉讼全过程。但由于我国辩论原则过于笼统和空洞化,使得当事人之间的辩论对法官的判决不能产生拘束作用,对他们相互之间也不产生拘束作用。这妨碍了诉讼公正,导致法官滥用权力。因此对辩论原则应予完善,使当事人的辩论对法院和法官形成制约,确保诉讼公正。  相似文献   
3.
试卷讲评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上好讲评课对巩固双基、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查漏补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有着特殊意义。生物试卷的讲评应重视失分统计和失分原因分析;注重思路引导,技巧方法传授和策略训练;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建立新的执行异议标准保障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标准通常是所有权 ,但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物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仍然以所有权作为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标准 ,难以对案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因此 ,应以物权建立新的执行异议标准 ,以有效保护案外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证据开示是掌握证据材料的控辩双方在法院庭审之前 ,按照一定的规则或命令 ,通过适当的方式将本方掌握的证据材料让对方知悉的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开示制度虽有设置 ,但不够明确和完善。我国应明确建立并完善控辩双方的证据直接开示制度 ;证据开示应适格适度 ;辩护方应同控诉方一样负证据开示义务 ;证据开示应有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