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法治现代化,可谓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而中国律师业正是以此为契机迅速发展壮大,且日益走向规范化。但是社会生活对律师的潜在需求和律师的角色定位与实际供给和角色扮演总是有差距的,尽管差距在缩小,但目前仍较突出。本文旨在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律师业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和法治现代化的互动关系。一、制度变迁与中国律师业的发展国家出现以后,存在着公共权力对公民权利(简称民权)侵害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于是人们和社会求助于宪政和法治。在现代社会中,通过人类理性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设计构筑起了对民权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人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启示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刘云龙,李敏娥一、人治现象是文化现象也是经济现象人治现象一直被视为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并具有特征性的社会现象。自梁启超、瞿同祖后,法学家仍对此进行着深入细致的研究,大有乐此不疲的情感。当然中国...  相似文献   
3.
在50年代,“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全国人民耳熟能详。90年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要求“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农业基础地位的话题被重新提起,这同时也告诉人们,农业基础地位没有变。遗憾的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对农业基础地位认识上的退步。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地方的干部把主要精力只用在办工业、搞商贸上,从指导思想到实际工作没有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同程度地忽视和放松了对农业的领导,影响了农业的稳定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对于农业再上新台阶,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原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拘留的有关规定作了较大的修改,放宽了刑事拘留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使在理论和实践上更科学、更合理。我们从刑事拘留的条件、期限及享有刑事拘留权的机关方面,加深理解会更有效的发挥刑事拘留的作用,克服弊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