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党内监督的进一步落实与强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伟大的革命党人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党内监督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立足于苏维埃俄国的历史实际,从监督原则、监督关键以及监督重点等多重维度,系统深刻地阐述了苏维埃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具体思路,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内监督的思想。新时代背景下,科学认识与把握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能够为我国党内监督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为理论基石。回顾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程,可以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即遵循供给侧方面社会生产全面发展趋势的同时,立足需求侧方面人民需求全面满足的价值取向。遵循这一主线,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呈现出一定的建构特性:即把握规律性,突出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富于变动性,突出我国社会发展的长期性与阶段性;坚持人民性,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政治立场;注重中和性,突出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基于对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准确把握,以及全面实现现代化时代要求,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终极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必须厘清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并进一步挖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内涵,以"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思路从整体上探寻实现城乡经济共荣、政治共享、文化共融、社会共建和生态共治全面融合的现实理路。  相似文献   
4.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最早试图从经济学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规律的代表性观点,为工人阶级武装起来反抗资本家的剥削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是引领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导向的现实指南。新时代赋予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新的研究视角,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充分掌握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涵;准确认识新时代我国存在异化现象的多重因素;全面探索新时代克服异化现象的路径依赖,对促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