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借用合同在法律中没有规定,实践中却大量存在。过去,人们因生产、生活而借用的物品价值较低,主要局限于价值不大的生产生活用品,争议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借用物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价值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房屋的借用呈增涨势,借用人对房屋装修的诉讼也随之增加。本文指出为更好协调借用关系,减少纠纷,有必要对借用存续期间房屋装修费用分担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选择要超越欧美模式,在路径比较中寻找突破。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宏大背景和数字中国的实践需要来考虑,处理好个人信息在社会中的作用,并根据比例性原则与其他权益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3.
书证是民事司法审判中最常见的证据种类。书证出现瑕疵的情况琐细复杂,多数外国民事立法未对瑕疵书证的审查规则予以规定。国内民事立法也缺乏相关准则,司法实践中认定书证的标准也不一致,理论界探讨瑕疵书证真实性的审查规则可谓各有偏重。瑕疵书证真实性的审查规则应当以形式审查为主,并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对其实质证明力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4.
由航班延误引发航空运输承运人及其代理人与旅客、托运人之间的纠纷愈演愈烈。国内各大机场都出现了乘客在遇到航班延误后要求高额赔偿、占机等过激行为,导致航空公司声誉受损、社会影响不佳。因航班延误导致的诉讼也日益增多,现有的司法解决方法对纠纷解决显得捉襟见肘。示范诉讼以较小的诉讼规模解决因航班延误所引起的群体性纠纷中共通的事实或法律问题,为乘客提供正当有效的司法维权途径,并促使当事人在裁判外达成和解,有利于纠纷的妥当解决。  相似文献   
5.
辨认是侦查机关进行刑事侦查所运用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击证人、被害人的辨认对于刑事案件的最终判决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对辨认程序的法律过于粗疏,辨认的实践大多处于随意、不确定状态,辨认中呈现诸多问题,应当借鉴国外关于辨认中律师在场所起的积极作用,以有利于加强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为目的,从有利于提升辨认结论的可信度为出发点,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律师帮助权,逐步完善我国的辨认制度.  相似文献   
6.
协议管辖制度的立法修改,统一国内与涉外诉讼适用的标准,拓宽司法适用的范围,引入应诉管辖的措施,缓解了我国诉讼模式转型过程中司法权配置的规范性与灵活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司法实践中,协议管辖效力认定的疑难,影响协议管辖制度的正常运行.对协议管辖的效力进行分析与判断,能够促使当事人合意纠纷解决机制发挥预设的效能,适应现代纠纷解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