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税制改革20年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权上的分立以及事权上的交叉很长时间里呈现相互推诿或相互插足的局面,土地财政成为增加地方财力的新途径。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土地财政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成效,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2004-2011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确实存在较高的替代率,即土地换保障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如此,由于受地方政府的自利性,区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土地换保障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鉴于土地换保障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探索规范土地换保障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2.
杜春林 《学理论》2012,(25):151-153
多中心治理理论对我国当前的义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我国当前出现的农村义务教育"空校"现象。在义务教育治理中各中心之间应保持相对均衡,在城乡二元体制分化的当代中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甚是重要。基于多中心治理的理论视阈,并结合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国出现的农村义务教育"空校"现象的具体原因,并结合理论探寻化解这一现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继我国《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山西省宗教事务条例》也于2005年7月29日经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贯彻落实好条例精神,关键要抓好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存在于多个领域。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理论视角看,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客观上形成对社会组织的吸纳,但由于社会组织在补充人力、筹集资金、提供信息支持等方面占据优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政府部门的资源俘获。作为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两个极端,行政吸纳和资源俘获在智慧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同时存在,而互动合作和协商共治是走出行政吸纳和资源俘获现状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5.
项目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下乡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多元利益诉求重构了乡村社会利益网络,使乡村围绕利益分配形成新的治理秩序。通过对W村蘑菇产业项目落地案例的实地考察发现,基于政绩诉求、经济效益、伦理秩序以及社会效益行动逻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使得下乡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形成了分利秩序。各利益相关方从权力、社会和资本等多方面影响着进村项目的落地与实施,并通过多重利益共生机制、利益联盟机制以及利益协调分配机制发挥整合作用,推动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保障项目下乡的有效运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6.
流域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文化、社会等相互交织,供给主体多元且关系复杂、价值难度量、供给难持续等特征要求供给主体多中心化且供给方式多样化。流域经济带复杂多样的自然差异、迅猛增长的人口数量、快速发展的经济趋势及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等因素皆影响生态产品供给。应构建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众为主体的多中心协同治理框架,探寻流域生态产品政府主导供给过程中的政府部门统合式协作、市场主体结构性偏离、社会组织依附性成长和社会公众原子化表达四重问题及影响机制。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设施、广阔的产品市场、充足的人才资源等有利条件的支撑下,由政府主导流域生态产品供给方向、市场提升流域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社会组织促进流域生态产品供给公平、公众监督流域生态产品供给过程,形成相互信任、彼此认同的多元协同互补供给格局,合力推动高效且公平的流域生态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