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志丽  杨绍琼 《思想战线》2011,(Z1):530-531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等,对云南省几间独立学院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条件、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独立学院开展体育舞蹈选项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调查研究结果提出解决建议,为独立学院更好地开展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朱德的人民利益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他认为: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此,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实现人民富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朱德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的领导艺术,是在领导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南昌起义前后,周恩来的领导艺术已经初具特色,主要表现为: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斗争艺术,坚持原则、灵活机动的决策艺术,知人善任、使用得当的用人艺术。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非常注重国际统一战线问题.他将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大力呼吁中国外交要以人为本,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弘扬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合作精神,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观点,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绍琼 《工会论坛》2008,14(1):148-149
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表现在外交方面,周恩来坚持以人为本,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外交思想。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对于中国以人为本外交理念的确立及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德的人民利益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他认为: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此,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实现人民富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朱德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创见的理论观点,主要是:以民为本是人大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建设的组织保证;与时俱进是人大制度建设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由于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政治参与渠道受阻等因素,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合法性危机。化解危机的根本途径就是构建政府与公民的信任关系,通过建立良好政府形象、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扩大人民的政治参与等来保持政府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杨绍琼  周金超 《工会论坛》2010,16(4):112-113
情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新时期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情商教育过程的阶段性,情商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情商教育方式的多样性。针对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特征,高校应采取积极的政策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内监督和发扬党内民主的需要。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自觉性;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障党员权利,提高党员素质等方面工作,促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