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 80年代初期,城镇青年的择业意愿一般是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而且把“社会地位”作为选择职业的第一标准。根据当时对北京、上海、四川乐山的1872人的调查,愿意选择全民单位就业的占1738人,高达92.84%。而且,大多数人把职业的“社会地位”放在首位,把“劳动报酬”、“发挥才干”放在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指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这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也是对青年干部的殷切希望。作为共青团干部,肩负着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更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而共青团岗位培训则是团干部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根据团干部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培训方式、设置培训课程和进行团校学科建设,成为广大青年理论工作者和团校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3.
从建国到上世纪末出生的人口可以划分为三代人.尽管他们的人生经历大不相同,但就业方式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求职凭关系,就业靠父母”,形成60年特有之怪现状——职业世袭.职业世袭不仅导致权力腐败,而且会引发社会不稳定.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根本上约束和规范权力,限制既得利益者的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4.
行为短期化是指想问题、办事情,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是决策主体不追求未来长期目标,只考虑短期利益的一种决策行为。在共青团战线上,少数团干部把共青团岗位作为跳板来谋取自身利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转型期急功近利思潮和"官本位"思想的侵蚀,团的岗位实行兼职和专职团干部的转岗难又加剧了团干部的短期行为。对团干部行为短期化实行宏观治理,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来抑制急功近利思想和"官本位"思想的泛滥,树立团干部"服务团员、服务青年"的主体意识,把团干部短期行为控制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5.
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中的组织类型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年志愿者的组织类型和救助功能进行分析,发现少数人的自发救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短暂性.要保证救灾工作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就要建立突发公共灾难后科学高效的志愿者征集体制,对志愿者实行征集-分配-救助三个环节的规范管理,把民间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政府的公共资源相融合,形成最大合力.  相似文献   
6.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的青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代人。从历史上看,经济体制和国家政策决定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和青年就业的模式,由此衍生出青年的职业价值观。同时,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导致国家就业政策的改变,这种改变对青年的就业行为和职业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