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共产党在历经近90年的风雨洗礼之后,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进行了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笔者在深受鼓舞之后,也从一些方面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党在延安时期的法制理论与实践,包括反帝反封建的、保障人权的立法思想、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依靠群众的法制路线和廉政建设的法制思想等方面.延安时期的法制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结合中国国情的法制建设,其所形成的法制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理论,也是毛泽东法制思想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13年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局部执政的历史。所谓局部执政,就是共产党在局部地区和局部范围内掌握政权,它是通过建立革命根据地和建立民主政府来实现的。这些根据地有的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并保存下来的,如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后来称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先后领导创建了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和华南等十多块抗日根据地,并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这些政府名义上隶属国民政府,但实际上由共产党统一领导;这些政府的行政区划和机构名称,基本上执行国民政府的统一规定,但政…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最辉煌的时期,党不仅积累了建政治国、执政为民的成功经验,而且制定了治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为实现社会和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成为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开端,其主要经验是:开创充满活力、民主和谐的一代新风;均衡各阶级、各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关系;建立健康诚信的新型人际关系;依法建设公信廉洁的人民政府。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中治理社会的方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对今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公平、诚信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宝珊是一位有影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在他七十余载的动荡生涯中,长期同共产党保持着友好关系,尤其是在烽火连天的八年抗战中,他对支撑北线抗战,维护陕甘宁边区的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九四四年十二月,毛泽东致电邓宝珊,称赞他“去年时局转换,先生尽了大力,我们不会忘记.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这个评价是十分恰当的.邓宝珊(一八九四——一九六八),字瑜,甘肃天水人,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历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至为关键的历史时期,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逐步发展为成熟的党;党从理论准备不足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为在全国范围执政奠定了基础;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从不稳定、不成熟发展到稳定、成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7.
在举国上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由辛栓民、王中新、吴崇信任编委会主任,姚文琦主编的《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部逾40万言的皇皇巨制,是省委党史研究室在省委领导下,历时十余年,组织室内外十余位长期从事党史研究的同志,在近20多年党史资料征集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广搜精考,深入论证,长期思考之后,写成的一部有相当分量的党史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始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面前,自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屈武一生中结识过许多革命家,其中情谊最为深挚、最令他难以忘怀的是同周恩来的交往.尤其是在重庆的八年岁月里,屈武直接在周恩来的领导、关怀和鼓舞下,恪尽努力,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10.
梁星亮 《理论导刊》2005,2(7):62-63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是在江西时期局部执政之后的成功实践。其执政的社会基础、执政方式、执政的能力和效力,都有了更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许多历史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实践中,把陕甘宁边区作为“实验区”,创设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制度,并推向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公信力和向心力,为党由局部执政到全国范围执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