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行政伦理制度从改善政府组织与行政人员内在的价值取向入手,引导、规范公共行政行为,是有效规制政府权力寻租的途径。要增强行政伦理制度对政府权力寻租行为的约束力度,就需要不断地推进行政人员行政伦理教育培训的常规化,完善相关行政伦理规制的法律法规,构建专门的行政伦理管理机构,促进多元主体参与行政伦理的评价与监督。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地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提出一系列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理念新举措,以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导,在治理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成为了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但就目前而言,政府在具体的社会问题的治理实践中未能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在治理中存在着角色的偏差,各种治理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国家事业的引领者,其治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治理水平。提升党政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应对多元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举措。面对当前党政领导干部未能真正实现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以及针对其治理行为的监督不完善与考核评价不合理等问题,只有通过科学构建包括党政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体系、权力监督体系与考核评价体系在内的制度保障体系,才能有效推进党政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实现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举措,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是政府管理体制架构中直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单位,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主体。善治的合法性、回应与责任性要素是对地方政府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而当前,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由于治理结构不合理,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公众参与不足,导致回应力的薄弱;利益矛盾冲突多发,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因而,在善治的视野下,就应积极构建高效的合作机制、有力的回应机制与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来改善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家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因素,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提升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而当前社会组织在治理中,存在着力量难以有效整合、专业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以及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缺位等障碍性因素。在国家大力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利环境中,要通过积极加强社会组织间力量的整合,提升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等措施来确保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