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认识以思想为基础,认识反作用于思想,有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就有什么样的认识,同样认识也决定生存状态,所以克服生态危机,建立诗意家园的存在状态,就需从存在论出发培养生态化思维方式,生态人格进而建立全社会的生态伦理体系,本文主要从通向生态之径、生态实践及生态意义三方面来论述生态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2.
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通过"文明互鉴"消除各国之间的隔膜,维护世界文明多样化,使文明成为各国交流互动的纽带,这将带动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中国"和"文化是中国敞开怀抱迎接世界、让世界消除犹疑接纳中国的文化基础,对世界文明共生与繁荣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无法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缺点,鉴于此,本文从孔子乐教思想为切入点,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以强化乐教的道德教育作用,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高度,紧紧围绕文化强国建设的宏大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与新论断,在四个维度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文化强国理论体系,即:立足传统文化之维,筑牢文化强国坚实根基;把住核心价值观之维,凝聚文化强国强大动力;定位"双轮驱动"之维,打造文化强国重要支撑;秉承交流互鉴之维,昭示文化强国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