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文章引入经济社会学的视角,描述H镇中的基督教徒的信仰生活,对其进行“结构与功能”和“供给与需求”理论分析。认为,H镇基督教教徒阶层总体构成偏低,教徒信仰基督教的“功利性”与“世俗性”较强;教会在对“神的感应”的传教上存在夸大和扩大化的倾向,对教徒缺乏正确引导;教徒的总体功能需求能够得到教会的有效、充足的供给,教会的需求也能获得教徒的基本供给,两者处于大体平衡之中;教会基本上实现了“三自”的方针,并在当地社会中发挥了一定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理性选择原则作用下,中国农民工对农村政治生活产生政治冷漠,而现行政治参与体制却将其排斥在城市政治生活之外,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因此成为“体制性边缘人”。这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出于协调社会关系、降低社会成本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必须构筑起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共预算研究述评:对期刊论文的评估(1998—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旨在对近十年来发表于期刊的中国公共预算研究进行初步的计量性评估,考察现有公共预算研究的学科视角、研究焦点、研究方法和研究质量,尝试回答当前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处于一种什么状况这一问题。评估发现,虽然近十年来我国公共预算的相关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改进,但现有期刊上刊载的公共预算相关研究的学科来源较为单一,大部分研究缺乏制度性资金支持,研究更多是概念化的、非经验性的和非理论取向的,研究质量不高、研究规范性不强、科学研究方法缺位、既缺乏对公共预算真实世界的了解又缺乏公共预算的本土化理论努力。  相似文献   
4.
提高电子政务接纳程度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武玉坤 《电子政务》2006,60(3):64-75
电子政务就是尽可能地使所有的政府活动电子化。电子政务的关键在于对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化政府系统和通讯技术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同时,公民的教育水平越高,建设电子政务也就越具有优势。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一些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的国家反而比那些水平较高的国家拥有更高的在线交易能力。本文对电子政务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障碍进行检验,试图找到克服这些障碍的策略,并提出:若要有效提高电子政务的采纳程度,除了对ICT进行投资之外,在政府内外增进人们的“技术准备能力”和更为简易地获取ICT的使用途径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素质教育推行了十年后,大学生仍然面临的基本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不强、应用能力较差等责难,既有的素质教育相关研究都难以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行动研究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探究行动研究视角下的“学习型应用人才”培养机制,并认为学习型应用人才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可取方向,而行动研究视角的情境模拟教学是实现学习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政府绩效评估的宣传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政府绩效评估(GPE)的宣传与现实模型考察三地的GPE,并用访谈、阅读文献和观察等方法,从内部观察政府组织绩效评估的进化,跟踪GPE的技术操作与其宣传之间的关系变化,发现制度力量对GPE技术有歪曲作用。管理者在宣传GPE"成功"时过滤了很多实际问题,并利用各种手法发展GPE项目。是行政力量或政绩的需求,而非绩效问题本身导致政府推动GPE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在行政系统内部,支出部门通常是资源申请者,而作为核心预算部门的财政部门则是资源保护者,二者的角色关系通常明确而稳定。但在转型的预算体系中,二者的角色却并不如此。对目标案例的绩效预算改革中支出部门与财政部门的预算机构角色研究发现:在预算转型过程中,绩效预算改革导致支出部门和财政部门都具备了双重角色,由单纯的对抗关系变成了对抗~合作关系,支出部门既申请资源又保护资源,而财政部门既是资源保护者又积极为支出部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8.
成就与问题:十年来县域管理体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县域纵向管理体制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选取1999-200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县域管理体制的相关文献,对县域管理体制问题的现有研究进行述评.本研究发现,县域管理体制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市管县的历史作用和运行弊端方面已经达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但现有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的学科视角单一,研究的规范性不足,研究的重复性高,对知识增进的贡献有限等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