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政治传播中,利益集团及其媒介通过新的话语映照"现实",同时也再造"现实",形成一套动态开放的"意义"生产机制,这一机制的流程体现在符号生产、身份建构与权力关系的扣连中。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草根选民在关照自身现实、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解读、解构,抗拒严肃主流的话语,形成一种逆生性的反话语空间。这种反话语空间的生产与传播往往伴随着符号生产、身份建构与权力关系的重构与互动。在从民主到民粹的转向中,应明确三个问题:一是在主导性话语所确定的秩序和意义之内,反话语空间如何进行有关意义争夺;二是在反话语系统中符号生产与身份建构的形成逻辑有何新的变化;三是反话语空间背后的权力关系如何作用。  相似文献   
2.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七大,在我党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次大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实现了全党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及全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作了重要准备。它以团结的大会和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作为党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大会正式产生了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书记处书记、以陈云等13人为政治局委员的中央领导集体,从而在党内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五大书记的集体领导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