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1.
汝绪华 《前沿》2009,(12):40-44
话语权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如同语言内涵的丰富多彩一样,不同学术流派对话语权的理解也各式各样。一般来说,话语权观可以分为三大流派:后现代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以及后殖民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三派之间或相互承接、或相互批判,极大地丰富与拓展了话语权理论。  相似文献   
2.
公共话语就是公众在公共领域里就公共事务自由公开的对话、讨论或意见表达,它与公共领域、公民文化密切相关.当代中国已经基本具备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要件,这就为公共话语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公共空间,也为社会各阶层的离散型公共话语培育了良好的生态语境.与西方发展不同,我国社会中的公共话语应该更多的是可协调的离散型公共话语,归宿是共识型公共话语.  相似文献   
3.
话语权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如同语言内涵的丰富多彩一样,不同学术流派对话语权的理解也各式各样。一般来说,话语权观可以分为三大流派:后现代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以及后殖民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三派之间或相互承接、或相互批判,极大地丰富与拓展了话语权理论。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关于法的哲学意蕴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法哲学中的法以自由意志为出发点,法是自由意志自我认识、自我规定的运动过程。自由意志的发展在各种“法”的形式即抽象法、道德、伦理中的表现是一个“辩证法”的过程。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它遵循着主观与客观、合理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政治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思想家们一直在思考、探讨和争论的问题,也是政治家们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梳理,通过对我国当下政治道德现状的剖析,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构及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汝绪华 《国际展望》2016,(4):133-151
随着政治文明的进步,原本属于社会生活领域的道歉日渐被纳入政治学范畴。政府道歉热是国际正义觉醒的产物,越来越成为政府纠正历史性国家非正义、寻求和解的重要途径,也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应对政府治理失败的重要方式。实践与相关研究表明,作为国际交往的方式之一,政府道歉对于修复对立和冲突关系是非常有效的,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实现国家和解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政府道歉也不是万能的,政府道歉不仅受制于道歉双方的道歉意志,同样受国际国内局势左右。尽管政府道歉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但无法否认的是,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难题与现实政治中棘手矛盾的努力与尝试,承载着人类力图告别"丛林法则"迈向文明道德时代的期望,展现着人们以道歉"宽恕"的力量化干戈为玉帛,为施害国与受害国创造了捐弃前嫌、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国外政府道歉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交往的方式之一,道歉对于修复对立与冲突关系的有效性是不言而喻的。20世纪90年代至今短短20年间,政府道歉在国外迅速发展,并获得了高度认可,政府道歉研究也随之迅速升温,成果丰硕,已经在指导政府道歉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国外政府道歉兴起的背景与实践、国外政府道歉研究的视角与领域、国外政府道歉研究的评价三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评述了国外政府道歉及其研究的兴起背景、发展态势、研究视角、研究领域、主要特点、现实价值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的话语权与社会结构的变迁高度相关,纵观西方社会文明史,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可分为三个时期:在18世纪之前的前现代社会,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复兴的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权,协助资产阶级打破了封建社会的金字塔型社会等级结构,推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18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开始由自为的革命的话语旗手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良知的话语捍卫者,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向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转型;20世纪60年代以来,虽然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话语有失落的危险,但他们依然承担着防止中产阶级社会异化的作用,是社会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公共知识分子精神对于社会分层的合理化以及阶层话语权的均衡极为关键,公共知识分子精神的消失则意味着阶层话语权的失衡难以避免。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话语权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因此,就实现阶层话语权的均衡、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来说,大力倡导公共知识分子精神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