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警校新生适应情况的群体差异,以便学校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新生尽快适应警校生活。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的适应水平在性别(t=2.572,p<.05)、民族(t=3.097,p<.01)、是否为独生子女(人际关系t=2.046,p<.05;校园适应t=2.214.p<.05;自我适应t=2.743,p<.01)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男生对大学生活的整体适应情况好于女生;汉族学生适应情况好于少数民族;独生子女的新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自我适应中好于非独生子女的新生,但是对大学生活的整体适应情况两者无明显差异;不同家庭所在地的新生适应情况无明显差异;公安专业和非公安专业的新生适应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创伤后成长是指在与生活中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将“创伤后成长”理念运用于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临床实践.探索创伤后成长的内在机制,利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有效地促进警察创伤后成长,将更有助于其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3.
当前"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进行,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基础与源头。  相似文献   
4.
<正>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是公安工作最基层的战斗堡垒,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是党和人民的“连心桥”、公安工作的“承重墙”,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关键力量。为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应该坚持不懈推进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2022年8月,王小洪部长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会上提出要深入推进警务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党委领导、部级抓总、省级主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论警察职业发展心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民警察的工作和职场环境具有特殊性,其职业晋升和发展不同于其他职业,因此有必要专门针对警察的职业发展心理进行研究。旨在探索警察的职业发展通道,分析警察职业发展心理特征,为提升警察职业成长心理素质提供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480名警察院校大学生,对其施测幸福感指数量表,以探索警察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警察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专业类型、年级、学历层次和父母婚姻关系等变量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公安专业学生的幸福感水平要显著高于非公安专业学生;大二年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大一的学生;专科学生的幸福感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政法体制改革生;父母婚姻关系融洽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都要显著高于父母分居或离异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藏区警察担负着维护藏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职责,由于职业和地域的特殊性,藏区警察工作任务异常繁重,难以兼顾家庭,工作-家庭冲突问题亟待重视。藏区警察工作-家庭冲突主要表现为因时间产生的冲突、因压力产生的冲突和因行为产生的冲突等三种类型。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藏区警察工作角色重于家庭角色,警察职业认同引发的角色身份凸显,工作优先价值观促使警察职业投入加大等。应通过积极搭建社会支持系统、增强藏区警察自身的冲突平衡能力等措施解决藏区警察的工作-家庭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8.
隐性德育的作用机制是潜移默化的,更能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因此对警察院校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警察院校隐性德育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实施:一是挖掘教材中的隐性德育因素;二是教学活动中渗透隐性德育;三是发挥校园文化中的隐性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480名警察院校大学生,对其施测自我和谐量表,以探索警察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警察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总体状况良好。警察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在年级、专业类型、学历层次、和父母婚姻关系等变量存在显著差异。大  相似文献   
10.
从创伤后成长是指在与生活中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将"创伤后成长"理念运用于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临床实践,探索创伤后成长的内在机制,利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有效地促进警察创伤后成长,将更有助于其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