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法学学术研究经历过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梳理其变迁历程不仅能够总结有益经验,也能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然而,针对我国法学学术变迁历程的主流研究成果较多立足于定性的视角,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全面分析还略显不足。以《中国法学》和《法学研究》1998年至2022年期间刊发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学者群和知识结构等角度切入,研究发现,我国主流的法学学术研究已经表现出稳定的结构性特征,高职称作者和知名高校构成研究的主导力量,并对法学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做出相匹配的贡献。法学学术领域的“北京氛围”颇为浓厚,京内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远高于京外学者的的学术影响力。此外,法学学术研究在日渐专业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的同时,相应的知识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外部学科知识的实质性应用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挤。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等优势虽然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在法学学术研究中的运用却略显不足,产生的学术影响力亦不如传统研究范式。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表明,在我国法学学术的变迁历程中,多个因素对法学学术的影响力产生了显著性相异、作用力不同的影响。我国法学学术研究的未来转型和精进或许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