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循环经济:从超前性理念到体系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由于对循环经济缺乏足够认识 ,现行经济运行体系中缺少按物质流向构造的循环链 ,制度基础中又少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造成我国循环经济建设还更多地停留在超前性理念层次上。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 ,实现体系和制度创新 ,是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建设 ,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常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态交通系统及其构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城市生态交通系统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方式、交通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生态化。构建城市生态交通系统需要通过完善法律约束和政策激励机制、健全科学决策评估机制、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强化规划管理责任追究机制、完善交通方式选择引导机制等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理论对传统经济学的资源、成本、效率、价值等理论实现了一系列突破与创新.循环经济理论以广义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作为研究起点,把自然资源视为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提出资源合理配置要兼顾利润最大化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要求对生态环境成本坚持总量控制原则,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追求生态效率的最优化,主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应参与价值的分配.  相似文献   
4.
我国设定的利用外资的初始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其现实缺陷也日益显现。在我国资本不再稀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循环经济将成为主导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利用外资目标必须重新定位,利用外资战略也要相应调整。本文建议实施五大战略。  相似文献   
5.
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桂敏 《求知》2005,(11):36-37
继深圳率先改革,带动珠三角洲、浦东、长三角率先发展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又深思熟虑,实施新的战略布局,天津滨海新区要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与深圳和浦东不同的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将面临着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容量越来越小的压力。能否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6.
在加入WTO更加开放的背景下,我国超越“环保产业”的狭义内涵,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更加广义的“环境产业”已是大势所趋。环境产业是政策依赖性较强的产业,因此,必须改变我国相关政策体系对环境产业促进作用低效的现状,围绕培育环境产业市场体系和机制、扶持有效供给、拉动有效需求等,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有效性。这是促进环境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新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新的生产力增长点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牛桂敏  王维红 《求知》2001,(2):33-34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产生的影响,为天津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种机遇至少可以概括为8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8.
牛桂敏  石森昌 《求知》2005,(7):34-35
1.改革管理体制。理顺管理职能。滨海新区由多个区域组成,在体制上存在多头分散管理的弊端,没有真正形成完整统一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新区整体辐射带动功能的发挥。由于新区体制上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核心区,因此,要从整合塘沽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能人手,优先理顺核心区的经济社会管理机构。如以开发区管委会为主合并整合经济管理部门,建立新区经济发展工作部;  相似文献   
9.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靠原有的制度安排,低碳经济难以自动实践,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加以推动.我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始逐步建立,但仍存在一些制度缺陷,不能满足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因此,应从法律、政策(包括财政、税收、产业以及管理、市场、价格、金融政策)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并增强制度间的协同性,以发挥制度体系的放大效应,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大气污染的流动性、跨区域特征,使得三地各自为政难以独善其身,"同雾霾,共命运"联防联控成为必然选择。五年来,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许多经验,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完善。一、"同污染,共治理"联防联控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