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虽然明确了恶意透支信用卡犯罪行为的成立要件,但作为一种游离于民刑之间的违法行为,司法机关在适用司法解释过程中应合理定位刑法介入的边界,以确定犯罪的范畴。严格把握"恶意"、"非法占有目的"等犯罪成立条件,坚持严谨的构成要件思路,才能真正将恶意透支行为与侵占行为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2.
在航空恐怖犯罪频繁发生的当今社会,如何打击航空恐怖犯罪已成为重要课题。机场边防检查站作为出入境口岸的执法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这场打击恐怖犯罪的活动中来。机场边防检查站要充分做好反恐准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反恐预案和应急方案;要加强情报搜集的力度,并及时对有价值的情报进行分析整理;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反恐体系。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中旬,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放火罪将在一老旧居民楼自家烟道内纵火的史茗依法批准逮捕。  相似文献   
4.
从表面上看,交通肇事罪中对逃逸的重复评价是对刑法原理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挑战。但通过剖析禁止重复评价原则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就会发现,二者本质上是相暗合的。这是因为,禁止重复评价原则背后的经济逻辑就是要保证刑罚威慑的最优化,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适用是有条件的,其前提便是某类犯罪的特定情节或行为没有导致该类犯罪的抓获概率在一段时期内明显下降,刑罚的威慑效果也没有因为特定情节或行为的出现而受到削弱,否则,对某类犯罪的特定情节或行为进行重复评价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脑的普及,针对电脑为目标的侵财犯罪案件高发,破案后常需要对电脑"身份"进行判定,即寻找失主,锁定证据。通过电子物证来判断电脑"身份",简便有效,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表面上看,交通肇事罪中对逃逸的重复评价是对刑法原理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挑战。但通过剖析禁止重复评价原则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就会发现,二者本质上是相暗合的。这是因为,禁止重复评价原则背后的经济逻辑就是要保证威慑的最优化,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适用是有条件的,其前提便是某类犯罪的特定情节或行为没有导致该类犯罪的抓获概率在一段时期内明显下降,刑罚的威慑效果也没有因为特定情节或行为的出现而受到削弱,否则,对某类犯罪的特定情节或行为进行重复评价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轻微刑事案件在基层检察机关审查逮捕工作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作为一种刑事纠纷解决方式,轻微刑事案件捕前和解机制有其必要性和价值,在实践操作上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