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在总结了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经济建设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山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完全一致、完全统一的目标,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目标。正确认识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山西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中期决策和展开的三线建设,对于山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山西三线建设的得失,应当进行全面深入的、历史的综合考察。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地借鉴和吸取三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促进山西经济的发展、加快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完备,经过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一大”时,党还没有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又有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揭示了民主革命的动力。党的“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形成。到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进程,论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