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也以文件的形式提出相关指导性意见,其中以人为本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阐述意义深远。大学教育要“绿色”“阳光”地活跃精神阵地,首先就应该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进而通过大学生传播、渗透到社会,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与实施 ,对于规范工伤保险制度 ,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健康 ,维护职工的权益有着重要意义。在实践中 ,要严格把握其与原《试行办法》的不同 ,依照新的规定处理工伤保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总结实践经验 ,为立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德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德性,使个性得到发展,人性得以丰盈,但是随着知识的传授在教育中的凸显,我国的德育演变成纯理性的封闭式教育,失缺了本真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其本真迷失的原因,阐释了其回归本真,彰显德性的改革理路.  相似文献   
4.
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从诞生始传播学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基因特性,渗入社会的所有成分中,并伴随这些成分的运行.大学是一种学术性组织,品牌是其本质标识,效应如何直接关系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文章基于传播学理论,从传播学的角度解析了大学品牌传播的过程,阐释了大学品牌运行的规律特征,以期资于大学品牌的传播实践,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的长河中,德育逐渐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这对确立开放的研究视野,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倦怠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倦怠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势必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要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心理消极现象,就必须从心理学角度深刻分析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倦怠的根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