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雨静 《求实》2013,(Z1):72-74
<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和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现象日益凸显,利益结构调整引发的群体利益冲突也频繁出现,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一系列利益博弈矛盾和社会民生问题,均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频繁出现在我国不同领域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怎样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公正、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就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2.
王雨静 《法律适用》2014,(4):106-110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监督体系是社会监督主体在对市场经济活动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进行监督过程中,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系统。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以及消费者本身进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社会监督的现状,并对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监督体系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法律援助制度充分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法律援助资金是法律援助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制约法律援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法律援助工作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如何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已成为法律援助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访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的制度,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政治参与、利益表达、权力监督及权利救济的功能,在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信访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的制度,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参与、利益表达、权力监督及权利救济的功能,在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利益关系的冲突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是在经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相互碰撞集中爆发的外在形式,其主要分为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诉求难以满足和经济利益冲突转化为政治诉求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三种类型。国际社会有着成熟的处置群体性纠纷的方法和经验,在借鉴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应当通过建立社会调解机制、新型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和信访运行机制,探索构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