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校漂族”毕业群体对高校的影响及应对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校园周边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毕业群体——"校漂族"。它的出现给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作为"校漂族"的直接"生产者"和依附对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从帮扶和预防两方面入手有利于避免这种现象的扩大和蔓延。  相似文献   
2.
“知识失业”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劳动者处于不得其用的一种状态。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知识失业”现象日益凸显,在造成国家和个人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通过对知识失业的征兆与表现的考察,分析其成因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并试图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是具有一定理论研究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在扩大人们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引发了部分大学生个体价值迷失等一系列道德失范行为,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分离、价值观念扭曲、道德情感淡漠和责任感弱化。因此,必须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立法、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及搭建校园信息交流平台,主动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4.
侨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境内生和境外生沟通的机会和环境不够多,有意识地促进其沟通交流的活动也不够多;思想文化和制度管理的差异是其沟通交流的屏障。从搭建平台、打破界限和创新方式入手探寻境外生与境内生的有效交流沟通途径,将更好地促进境内外文化的传递,增强境外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闽南文化的海洋性特征及其对“海西”经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南文化是衍生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文化,南徙入闽后形成在闽南地区得以发展的一种亚文化形态。闽南文化主体是中原文化兼容闽越土著文化和海洋文化,形成多元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是漫长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丁克族”指的是有固守双收入、无子女的丁克家庭模式的都市人群。用“理性选择理论”对“丁克族”出现的社会成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丁克族”的产生是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共同作用结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