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婆媳关系在家庭社会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婆媳关系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生活的诸多方面,而婆媳关系的背后又深刻地打上了特定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的烙印。通过叙述从1949年前的传统社会固化延展、到集体时代现代性进入、再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社会转型、再到本世纪初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等连续四个时期内婆媳关系的诸多形态及其变迁,并从宏观的社会变迁角度来分析其背后的社会原因,提出了婆媳关系变迁的相对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三个阶段模式。  相似文献   
2.
统筹层次是医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保制度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统筹层次从县级提高到市级,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通过实地考察研究发现,“县级统筹”虽然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层次过低的弊端日益明显;而“市级统筹”的探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县级统筹”的弊端,但是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深层次问题。因此,在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统筹层次之后,县级层面的激励将是市级统筹面临的核心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背景下,以"为官不为""懒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乡镇干部职业倦怠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乡镇干部职业倦怠现象表明乡镇政府内部既有的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灵,且已经成为乡镇政府自身建设和乡镇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阻碍。构建适宜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优化激励结构的关键环节。江西省YF县FX镇的乡镇干部绩效考核工作试点反映了当地乡镇政府的内部治理过程发生了从"及格达标"逻辑到"末位淘汰"逻辑的变迁。乡镇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乡镇政府内部权威关系的重构,即目标设定权、检查验收权和激励分配权的重新配置。乡镇干部职业倦怠的治理实践体现了组织社会学的"控制权"理论的适用性,并发展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