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三月十七日胜利闭幕。在本次盛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国现行辩护人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修改和完善。如何认识这种修改和变化,指导人们利用新的法律制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我国法学界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辩护人制度的有关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5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即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我国  相似文献   
2.
传统法理学从应然角度研究静态的法律秩序,并以此指导我国法律实践,随着法学发展的理性化,这一理论已经过时。法学变革首先要求观念上的变革。现代法律秩序应该从实然角度出发,动态地探讨现实的法律社会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对“法人犯罪”理论及有关学术争鸣的分析、透视,结合我国现行立法,提出“法人犯罪”立法可行性,并根据国际潮流与我国司法实际,提出明确的法人犯罪立法操作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