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涉多部门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制发与落实是实践中的难点。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牢固树立“依法能动履职”“双赢多赢共赢”“过得硬、求极致”等检察工作新理念,通过扎实细致的综合调研分析、制发高质量的检察建议书、跟进督促落实等有力举措,很好推动了该市摩托车生产销售监督管理问题的解决,是检察机关通过诉源治理,促成“多部门治理一事”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修订后的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首次在刑法总则中针对单位犯罪作出一般性的规定,是我国刑事立法的一大突破。但是这一规定仍有值得斟酌和完善之处。比如,这里“机关” (一般意义上指国家机关 )是否应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就有待进一步探讨。   目前,在有关刑法理论论著和文章中,都依据立法,顺其自然地把“机关”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之一,而对其合理性缺乏思考。笔者认为,国家机关不应成为单位犯罪的…  相似文献   
3.
缪树权 《中国检察官》2001,(6):36-37,39
在我国现有的司法体制当中,检察官不仅在依法治国中、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防止国家权力特别是司法权的滥用,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决犯、证人和律师的人权和诉讼权利)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的司法实践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检察监督保障人权的内容是全面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若干争议问题观点释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但何为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内涵、外延是什么 ,法律上没有规定 ;既使对于检察机关行使的各项职权与法律监督的关系 ,学界也存有争议。在目前的司法改革中 ,如何在理论上证成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定位 ,是检察改革的中心任务。以下所载文章 ,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内涵、外延、特点 ,法律监督与检察权的关系 ,检察机关的各项职权与法律监督的关系等方面对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予以论证 ,并对有关观点进行了分析与反驳 ,以期对我国当前的司法改革 (检察改革 )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由国家检察官学院和国家法官学院共同举办的“司法考试、司法官遴选和司法官培训制度研讨会”在国家检察官学院隆重举行。这是在我国司法改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迫切现实意义和重要深远意义的会议。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虽然英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但却有着几种法律制度。北爱尔兰和苏格兰各有自己的法律、法官和律师制度,与英格兰和威尔土是分立的。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律师分为两类:一类是出庭律  相似文献   
7.
滥用职权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滥用职权罪是1997年修订刑法新增设的一个犯罪,原刑法没有规定滥用职权罪。在过去长期的司法实践当中,严重的滥用职权的行为都被当作玩忽职守罪的一种表现形式来加以对待。的确,滥用职权行为与玩忽职守行为在犯罪的构成要件方面有着许多相近和相似之处,但是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把滥用职权的行为当作玩忽职守处理,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因此,在1997年刑  相似文献   
8.
应将法律监督作广义和狭义的划分,不宜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笼统地称为法律监督,甚至简单等同起来;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应定义为:人民检察院依据法律授权,按照法定程序,采用诉讼手段及其他手段,对执法、司法和守法活动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程序性的检察以及督促纠正违法的专门性国家活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其它法律监督相区别的两个本质特征是程序性和权威性;检察改革应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中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机关地位和带有司法性和行政性特征的法律监督权性质.  相似文献   
9.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刑法将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作为挪用公款罪的必备要件,同时是否具备这一要件也是区分挪用公款罪与非罪、挪用公款罪与相关罪的重要标志。但是这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较难把握,在理论上也争议颇多。本文将在这方面做一探讨。为了便于司法操作,明确“归个人使用”的法律含义,有关立法和司法机关曾对此作过三个法律解释。一、1998年和2001年有关司法解释评释1998年5月9日,最高人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97年会论文、讨论综述丁慕英胡云腾阮齐林缪树权丁泽芸1997年8月16—22日,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年会在宁夏银川市召开,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高法、高检、公安部、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各地司法机关的17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