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沦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这一思想体现了对邓小平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思想的直接继承、运用和发展。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为中国国家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罗会德 《党政论坛》2008,(15):31-33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伴随这一历程的不仅有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有社会心态的起伏变化。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弱势群体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的凸显。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的进一步强化,深入研究和解决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对于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会德 《前进》2012,(1):42-44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长期执政、市场经济和全方位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大命题和重要任务。那么,如何理解党的建设科学化,特别是对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绕不过去的问题。可以说,只有建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评价体系,才能使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实践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党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评价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正视其在党员教育、支部活动、组织设置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对策途径,有利于深化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命运.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过了30年的历程,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认真回顾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条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被接受是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开始的.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理论的科学性是内在依据、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是动力源泉、大众传媒是主要载体、先进知识分子队伍是推动传播的主体力量.认真回顾和总结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原因和条件,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有其特定的实践和理论逻辑,体现了时代的诉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是: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机制,不断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方式,努力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生成.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花费了大量精力来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命题。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不仅率先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并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而且制 定实施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对策,为小康社会的实现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