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一流大学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它存在范围、数量与时间三重指向.一流大学是一个兼具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地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拥有一流的师资与一流学生,制度建设与先进大学理念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机构.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关系处理与协调的失当,过度强化与错误适用管理主义,不能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发展创设良好的空间与制度环境等问题.实施高精尖学术团队打造战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高端国际化发展战略,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科研评价制度,建立、完善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大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科研创新力与竞争力以及国际社会学术影响力,处理好研究性、综合性与特色性三者间的关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苏君阳 《民主》2011,(7):15-16
在教育改革推行之前.追问教育改革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关于教育改革目的是什么的讨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的性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典型特征,是人的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一项重要标志。人的行为与动物行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性的控制与规划,  相似文献   
3.
教育均衡问题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中,现已成为我国当下制定义务教育政策的一种主导性价值基础.因此,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上,我们都需要对教育均衡问题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以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保证我国教育事业能够获得持续、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组织的经济性指大学在使用和分配各种资源时,要以效用最大化为核心、以理性选择为向度、以道德规范为约束的特性,目的是提高大学组织产出的经济效益。其中,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管理模式、大学组织间竞争影响了大学组织经济性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功能的彰显一方面加速了大学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大学组织的异化倾向。为此,大学组织经济功能的发挥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为核心,以合理规制市场发挥的范围为边界,以坚持公益性和公平性要求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大学肩负着传递知识、生产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其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组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学术乃大学立身之本,脱离了学术,虽有大学之存在,但也很难在社会立足并获得长久发展.大学学术性来源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开展过程之中.自由性、独立性、尚真性与价值性是大学组织学术品格应具有的非常重要的特征.捍卫与坚守大学的学术品格,对于促进大学组织自身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为保障大学更好地发挥它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就必须要赋予与保持大学组织的独立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6.
区县教育督导机构是我国教育督导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区县教育督导体制主要属于混合型与内独立型。我国区县教育督导机构名称不合理,隶属关系不明确,教育督导权力软化、泛化与离散化现象比较严重,教育督导职责定位不合理。为了完善我国区县教育督导体制,就必须理顺教育督导机构与政府机构以及教育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定教育督导机构及其人员的权力与职责,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