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我国毗邻"金三角"和"金新月"两大世界毒源地,周边被一条长长的毒品带包围,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对毒品犯罪的治理任重而道远。毒品犯罪的国际性、职业化、输出性、暴利性以及毒源地居民的贫穷性和封闭性等特征,决定了治理毒品犯罪必须在强化国际反毒合作的前提下,重点抓好三个环节,即通过对毒源地国家的援助,实施"替代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毒品流通环节的上游供给;充分发挥打击职能,培养训练出一支业务过硬的缉毒队伍,严打毒品犯罪;同时严格控制和净化毒品消费市场,通过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及预防知识,使禁毒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有效遏制毒品消费市场的需求,进而达到遏制毒品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民意,作为非政府社会公众对于公共事务或现象的一种表达,随着社会言论自由的发展程度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问题的决策中。近年来,其在法律范畴上对于法律制定和判决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不可否认,它对于犯罪有一种抑制作用,对于审判也有着监督的作用。同时,通过民意的表达,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但是,民意的缺陷我们不能忽视,理性的处理民意在当今的刑事案件中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运输、贩卖毒品的情况日益猖獗。Z市根据G省要求,结合该市实际,通过下发调查问卷、专业人士访谈等方式方法,全面系统地调查了Z市2011-2013年快递运输毒品的现状特征,分析了当前快递运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法律法规中,有很多与保安处分相同性质和功能的措施和规定。如果将这些法律措施和规定改造为保安处分制度以替代被废止的劳教制度,并通过一系列法治化措施赋予其存在的正当性依据,不仅可以填补我国人身制裁制度的空缺,有效地将治安处罚与刑罚衔接起来,而且能够将处于"刑法边缘行为"的这种"未然之罪"纳入社会治理体系。这对于克服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过于依赖惩罚性手段的弊端,有针对性地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侦控方与辩护方之间关于证据可采性问题的针锋相对由来已久,其中侦查讯问策略的运用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模糊冲突就是一个具体而实在的缩影。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和完善是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侦查讯问策略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具有不可缺少的必要正当性,二者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威胁、引诱、欺骗"的性质归属方面。我们很难在这一模糊地带划分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直线标准,因此必须保证裁量权这一平衡支点,以是否侵犯相关人宪法性基本权利为标准,在整体原则适用的规范制度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裁量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明确侦查讯问的规范限制,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不断补充和细化裁量标准,并尝试建立非法证据排除判例制度,使得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