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新公司法有关知识产权投资之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修订的《公司法》(下文称新公司法)对股东以知识产权出资问题所作的规定有了较大的变化,相对于修订前的《公司法》(下文称原公司法)有了一些进步,但还有很多不足,笔者在此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一、新公司法有关知识产权投资之主要规定新公司法涉及知识产权投资的规定主要有: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混乱、依据的缺乏及与现有制度的冲突,使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存在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现行独立董事制度在适用范围、产生机制、权力配置、任职保障等方面有很多缺陷。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情况难以令人满意,还导致了监事会制度进一步被淡化。  相似文献   
3.
董新凯 《北方法学》2023,(2):89-105
商标法通过保护商标识别功能来实现立法目标,对商标相关事实的认定应当充分考虑商标识别功能是否受到损害,这就涉及到对相关主体认知的考量。关于主观认知,目前商标法规定了“消费者”“公众”“相关公众”和“社会公众”等概念,这些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主体的认知也有较大不同,在商标法适用中应当优先考虑消费者的认知情况。在认定商标相关事实时商标行政管理人员和法官应当主动将消费者认知作为基本依据,消费者也可以利用商标法规定的程序使其认知情况被更好地感受到。获取消费者认知的基本方法是商标行政管理人员或者法官将自己想象成具有普通认知能力且处于一般谨慎状态下的消费者而推知其感受,对以往事实的认知情况也可以采取消费者调查方法,并将其作为专家证人证言使用。  相似文献   
4.
5.
董新凯 《知识产权》1999,9(4):24-26
各国商标法几乎都规定了类似商品(本文所称的商品包括服务在内)这一概念,但对类似商品的认定问题基本上未作任何规定,在实践中也未能形成共识,这不能不算是商标立法及其实践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缺憾。为此,笔者想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能有助于相关的商标立法与实践活动。 一、准确认定类似商品的意义 对类似商品进行认定有多种意义,但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有助于进行商标注册。我国与很多国家的商标法都规定不得在类似商品上注册与他人已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可以在类似商品上注册联合商标,《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下文称《巴黎…  相似文献   
6.
董新凯 《行政与法》2004,2(2):72-73
本文从行政机关限制竞争行为的性质及危害性、法治的统一性、体制改革的经验和需要、中外立法的实践情况、综合治理的效果、现有法律规定的缺陷和《反垄断法》的优势等方面论证了在未来的《反垄断法》中规定行政机关限制竞争行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谈国家对农村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新凯  南炳灿 《行政与法》2006,1(4):109-112
农村消费者具有双重身份、更大的弱势及维权期望值较低等特殊性,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损害,因而需要国家更大力度的保护。但目前国家对农村消费者的保护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农村消费者教育工作薄弱、缺乏便于农村消费者维权的保护机制等。国家应当针对农村消费者的特殊性,采取多种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职工侵犯商业秘密权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新凯 《法学》2004,(1):95-103
在认定职工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时 ,应当对职工作出合理的界定。职工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有别于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 ,有多种表现形式。职工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在性质上有不正当竞争行为、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三种情况。对职工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追究何种法律责任 ,主要考虑职工行为的性质、程度及职工身份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方著名商标制度内部、地方著名商标制度与驰名商标制度之间均存在着协调不足的问题,这种协调不足导致了很多弊端,其主要原因在于基本认识上的分歧。地方著名商标制度内部的不协调体现在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及保护待遇等多方面的较大差异上。地方著名商标制度与驰名商标制度的不协调体现在认定标准的较大不同、认定程序的巨大反差和保护待遇的倒挂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宣传教育、规范性文件的完善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化版权信用体系的建设应当坚持多元共治的理念。版权信用治理应当设定多维目标,关注多方面利益需求;版权信用治理的主体应当坚持多元化,在政府主导下广泛发挥各种力量的作用;版权信用治理的对象应当覆盖常见的多类失信行为,不能顾此失彼;多种机制应当在版权信用治理中交叉使用,并能够进行有效协同;版权信用治理的方法应当具有多样性,并基于失信行为的特点加以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